患難見真情

其實有時當落難的時侯, 就知道那個人真心對你好. 就好似近期”喊苦喊忽”的”他們”, 說”你”沒有體諒”他們”的情況, 而選擇了忽悠”他們”. 其實”你”上半年每天也”對牛彈琴”, 甚至給”他們”一個”公仔”做護身符, 好讓”他們”作出互動發展. 但是結果永遠也是”對牛彈琴”, 以為”他們”聽不懂”你”的回應, 其實現在回想起不是不懂, 而是不在乎. “你”在”他們”的世界永遠只能做”后鼻的後備”, 甚至乎一個局外人. “他們”可能心想有了”公仔”保護, 可以永久操控住”你”的心, 也不用應酬”你”的想法. 幸好三人行必有我師, 如果不是有”你”的父母所提醒, 真的這個”后鼻的後備”的局沒有人能破到, 於是”你”得到啟示後, 收回”公仔”, “你”慢慢已回復理智了. 更看清”你”對”他們”來說可能連局外人也不如吧.

另一邊, “一拳超人”近期想修補關係, (唔知係唔係”莫迪”的同鄉), 忽然主動要送大熊貓. 但是適逢”你”的生活經濟上遇到困難, 這真的不知道是攞景定贈興, 但是”你”好心想說”你”是不能被收買的時侯, 又遇到一些混沌的新聞報導. 但是”你”做好人做到底, 一律不回應相關指控. 但是有句俗語”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 第二天, 連”街邊”的說書都可以把問題說了出來, 而”一拳超人”身為一區之首, 不但沒有尋求經濟上的解決方法, 甚至還有心情去揀熊貓, 而”你”看似諷刺”他”, 其實只是想”他”不要浪費資源, 但是”他”又像沒有收到任何”你”的回應, 到底是”他”沒有能力, 還是其實不在乎, 送熊貓都只是一個借口? 我只能說句, “他”絕對沒有可能是團隊中的成員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十年一個楊州夢

其實本人現在早已不喜歡驚喜, 因為年少時就有像咀咒的美夢, 可以讓本人不斷跌進失望的循環裡. 舉例就好像初出來工作時, 就有一個很騙人的局, 說甚麼你是某大集團的私生子, 現在辛苦打工就只是考驗, 過了考驗就能做CEO了. 而這個騙人的局本人一直不落叠, 堅持富爸爸與窮爸爸的選擇中也選擇窮爸爸, 慢慢變得職場其實不太愉快, 現在大了才明白只是一個局, 所有的努力不被尊重而失望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但是也就是因為有這個局, 才會有今天的本人.

另一個例子就是女朋友, 其實本人的交友方式就是一開始就給予對方最真實的一面, 因為本人深信想關係越來越好, 就是以最真實的一面開始, 如果一開始遇到真實的一面也能夠接受, 往後一起的道路上會更容易同行. 但是現在回顧所謂結交異性, 原來也只不覺是給對方的機會”對書”. 基本上坊間認為上天安排的另一半就是”書中安排的另一半”, 而本人是怎樣的人對她們都不重要.

講開又講, 幾年前有人已批了本人的第四個對象就是域奇, 而當年本人以為是攪亂了, 因為當年感情錯誤投射的第三個對象也是域奇, 而現在當年的預言今天又實現了, 只是現在再沒有感情錯誤投射的想法. 因為有實質的事情否定了這個說法, 就是莫名奇妙的”ME TOO”騙局不攻自破. 這些都是拜託”角安法”的幫助(這幫助不是限制現實對創作的自由受到影響, 而是剛剛相反把最真實的人物表現出來), 和最重要的是域奇像是選擇了相信本人吧.


Hong Kong, Hong Kong

Star Trek: Resurgence 玩後感

這遊戲算是便宜, 但是單看畫面較一般3A級遊戲比下去, 但是這遊戲是賣”故事性”, 當中的故事基本上沒有冷場. 一般劇情選擇遊戲都是分開章節, 理應打完一個章節可以休息一下, 但是遊戲的故事一直發展下去, 當想休息一下時, 又會想打埋這個章節先, 就這樣一口氣玩了11小時了. 本人不懂到底這遊戲是否真的有不同結局, 但是本人完成的也是一般大路結局, 又是邪不能勝正, 最後大團圓結局 (其實都有些不能逆轉的問題還是未解決, 如被”生物改造”的人怎樣安排).

本人玩的是劇情模式, 所以有些動作小遊戲難度也不算太高. 而劇情選擇似是性格取向的心理測試, 但是遊戲中卻表逹到最後都不知是敵是友, 可能一般套路先讚美和尊重, 後突然180度的改變的對待, 最後來個開放式結局. 但是當被”讚美和尊重”的選擇和”突然180度的改變對待”的選擇並不配合, 又好以不是那麼簡單能了解一個人吧.

總結這遊戲算是真的有第一身的體會, 至少沒有強迫違背個人取向的選擇, 要趕盡殺絕的選擇又有, 和平示弱者的選擇又有, 從來沒有感到有一個選擇是被迫的, 所以才能有第一身的體會, 所以絕對是劇情選擇的好遊戲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微軟的正版受害者

本人在2021年買了MS OFFICE 2019 Home And Business, 當中因為很少用, 基本上只是看門口, 所以買了這套所謂”終生版”.

但是本人今天嘗試安裝, 就話要電話授權, 於是就打電話啟動. 點知怎樣入驗證碼都話錯誤. 本來都可以提供真人對話, 但是為了不想增加面對這些”正版受害者”的體會, 所以放棄了真人認證了.

本人發此文章, 提醒大眾不要做”正版受害者”, 花了HK$1700只用了3年就不能線上啟動, 而本人只是重裝過幾次電腦, 絕對沒有任何侵權行為. 所以所謂微軟的所謂”終生版”已變成只是”生意的口號”了.

其實真的那麼注重授權, 只需要限制捆綁一部電腦便可, 為何要限制安裝次數, 而這個安裝次數沒有時間考慮, 這麼大的軟件公司真攪不懂是否為了淘汰舊產品, 而作出這些小動作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選擇”希望”還是”北約”

“你”不是”偶像”,”你”而是”猩猩”; “我”不是”爸爸”, “我”而是”女警”. 為何選擇”你”是”偶像”這個”BUG約”方向, 而同時又選擇”我”不是”爸爸”這個”希望”決定?

一時”希望”一時”北約”, 本人不會接受”有事鍾無艷, 無事夏迎春”的方向. 所以請”我”決定是走”希望”的方向, 還是”北約”的方向. 而”你”就可以很決絕地說, “你”從來都是選擇”希望”的吧.

“我”選擇”希望”, “你”就會用”希望”的方式對待”我”. “我”選擇”BUG約”, “你”就會用對待”北約”的方式對待”我”吧.


Hong Kong, Hong Kong

JudgeSim玩後感

這遊戲是個很有趣的遊戲, 簡單來說就是摸擬法官. 每日有大大小小的案件, 包括民事或刑事事件. 其實遊戲結構很簡單, 就是看了證據和證供後, 再作出裁決. 本人玩了十幾個案件, 也未看透遊戲的計分原理, 但是已可以很肯定, 遊戲中沒有概定立場, 而所謂的”勝負”就只是加入隨機變數 (當然不知道這個隨機變數會否因判決而改變). 在現今”政治”的環境下, 算是迎合不同類型的玩家吧. 遊戲中有兩個主要要素, 1. 被暗殺的指數, 2. 被捕的指數. 本人覺得這個設計有點趣味, 因為本人一直在玩, 也一律不收賄款判案, 被暗殺的指數被提升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被捕的指數也同樣提升, 都要有一定份量的”法歷”的人才會明白吧.


Hong Kong, Hong Kong

意識型態與現實

其實現在外界一直以意識型態去”催眠”有心人, 讓他們自己覺得走到絕境, 從而可以有漏洞由內破壞而出. 就好似本人很喜歡”橙色”, 就有人以美國的監犯的衣服都是橙色, 是不是自認是做了壞事要贖罪?

其實在本人的意識型態, 明明”橙色”就代表了”王子”, 沒有理由因地理的文化不同, 而否定自己一直奉行的思想理解. 就好似”王子”和”監犯”在現實中同一件事, 也可以有很不同的理解.

“監犯”每天也要吃”監躉飯”, 但是在本人中理解上”王子”每天也是”免費食宿甚猖狂”. 而現實中就是代表同一件事, 就是得到”幸福”. 而現在中, 在不同的角度, 現實事件的性質和影響都沒有分別, 唯一只有戴著有色眼鏡, 就看到當中不同的好壞, 而這些好壞, 也只是個人的觀感問題.

就聖經來說, 樹上有條蛇叫阿當夏娃吃禁果, 當他們吃了之後, 就覺得自己沒有穿衣服(在現代的說法即是沒有”戴著假面具”)而感到羞恥, 而且被踢出天堂. 而本人就應該沒有吃禁果了, 因為本人即使沒有穿衣服做回自己, 本人也沒有感到羞恥, 所以都相信自己還在天堂中吧.

而以上可能有點導人迷信, 但是換著大世界的理解, 如果當權者是”戴著假面具”, 他便不能受到自己的決定而影響自己的人生, 因為所有的事情也是創作, 而創作的後果也是創作. 從來”因”和”果”都是一人的自導自演, 那麼讓這手法管理現實世界的情況下, 怎可能不會爆煲?

好簡單一個例子, 現在個個官都讚好香港, 甚麼說公務員加人工追不上通漲, 這樣的自導自演.還有另一邊很多香港的巿民不但沒有人工加, 甚麼每天承受被離職的壓力, 你說這些自導自演有多少能幫助巿民? 為何不相信巿民的親身經歷, 還被定性為”老鼠”的負面指控, 而讓他的自導自演可以自圓其說, 而被否定”老鼠”的血汗經歷的參考價值, 一切就變成了廢話?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