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回收最前線 拾荒者被忽視:指定垃圾袋太貴 蠶蝕全部收入|Yahoo

【Yahoo 新聞報道】政府多次押後實施垃圾徵費,目前在指定 14 個地點「先行先試」,關注拾荒者的民間團體「拾平台」認為,一群在民間回收系統前線的拾荒者,卻始終被忽視。有拾荒者表示,買指定垃圾袋的成本蠶食回收得來的收入,甚至打算垃圾徵費實施後不再拾荒。

文:HT
攝:翁志偉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個人感想: 其實個人推測實情是”環保”只是借口, “回收”的運作過程, 確實有基本上的成本, 如果甚麼也要政府包底, 基本上長遠來講就像在一桶水中不斷抽水, 但是又不會加水回到桶中, 最後也只會爆煲.

所以問題應該出現在供求失衡的情況, 舉例以前回收電器, 不但不用掉棄電器的人付費, 甚至有收買佬主動上門搬走回俾錢收回舊電器. 但是當現在已有實例反映明明是在立例之前真的可以循環再造的寶物, 立法後變了人人厭惡的垃圾.

如果那些所謂”垃圾”的垃圾, 為何幾十年來都有人貼錢上門回收? 原因很簡單, 就是有一條可以營運的食物鏈吧. 而”四電一腦”立法後就破壞了明明平衡的經濟運作, 問題就係咁簡單吧. 環保? 只不過一個借口吧.


Hong Kong, Hong Kong

看似互連互通, 而現實呢?

有人以為本人很喜歡猜燈謎, 有人以為本人很喜歡藝術, 有人以為本人很喜歡製造煙幕, 其實一切也只不過”愛屋及烏”吧. 而這”愛屋及烏”在現實中卻是連一個真實的聯絡方式也沒有. 那麼本人還要不要再委屈自己”愛屋及烏”?

本人已付出了很多了, 為何被”愛屋及烏”的”他們”(玫瑰)連真實的一小步也不願走前一步?

結論: 本人到了這一刻還沒有想過要放棄, 因為最壞的情況也就只是失去”他們”, 總好過隨便找個人作伴而後悔一世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專訪│政府擬修例簡化病歷上傳醫健通 醫衞局:現有600萬用戶視作同意授權 

基層醫療是本港未來醫療布局核心,病人數據互通尤其重要。港府早前便向立法會申請近14億元撥款,發展「醫健通+」。不過,雖然現有近600萬港人已登記為醫健通用戶,惟僅3成人授權私營醫療機構上傳病歷。

醫務衞生局團隊接受《星島》訪問指,授權少與機制設計相關,擬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修例,日後巿民只要同意加入醫健通,即等同自動授權上傳;目前已登記用戶,在立例後可經法律解決,視作同意授權上載。對局方早前指研究修例,強制私營醫療機構上傳重要病歷,團隊解釋僅限醫健通用家,且立法是「備而不用」,會透過增加誘因,如參加政府資助醫療計劃便要上傳等推進,「如醫生一定不用醫健通,不能逼佢上傳。」

新聞來源: 星島網

個人感想: 過去醫健通只有醫生可以用, 這樣能讓人有專業的形象. 而同時因為它的保安設定, 如有人查閱過也會有書信通知, 而這些通知只有去過看病的時侯才有. 所以讓人保安功夫做到足.

但是如果改變為”公眾平台”, 就有資安風險, 基本上實際的情況除了醫病, 基本上沒有任何原因要向第三方提供病歷資料. “公眾平台”就是為了更多人用, 而一般人用到其他人的病歷資料的機會率更乎零, 所以”公眾平台”的方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媽咪受委屈

媽咪明明買一半南乳餅一半老婆餅. 麵包店職員就靜靜雞俾晒南乳餅, 係唔係真係好怕”你”可以娶到老婆呀? 就算係買老婆餅都只不過係一個比喻, 何況就算娶到老婆又關該職員乜事? 現在香港巿民有幾多個係正常? 唔怪得過咗成年幾仲有一半巿民戴緊口罩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對號入座

到底有沒有對本人中學時期遇到的學妹這身份對號入座? 還是其實一直也只是本人的美麗的誤會, 把錯覺和偏好當成上天一早的緣份安排? 我真的想知道真實的答案, 如果不是誤會當然錦上添花, 是誤會也不會扣分, 因為人生也是永遠向前看的.

Image Source: 小小邊緣人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