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是整定又如何?

其實做咗咁多年人, 或多或少都有點經歷, 甚至年紀大啲就會相信好多世事都一早整定. 本人也相信真實的預告確實存在, 只是當看透了世事, 發現所謂的真實的預告, 其實都是由未來的過去(即現在)所做成, 就會相信種善因得善果, 而往往不如人意的整定結果, 大部份情況都是有人知道了預告, 而刻意扭轉或逃避而做成. 即是簡單來講, 若果不去勉強或逃避, 那個不如人意的結果就根本不會出現.

所以本人一直都未到最後一刻, 也相信今天所做的事就會造成明天的結果, 所以即使人人都話本人蠢, 明知預告話必須要放棄, 但是本人還要堅持做好的事, 最後人生中有兩次預告要變廢人的情況也可以突破吧.

影片來源: 娱乐宝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13 – 鱷魚偵探布羅格DLC -鬥毆酒吧 BROK the InvestiGator: THE BRAWL BAR

這一款遊戲, 是一款動作故事冒險遊戲的DLC. 簡單來講就是用主遊戲的素材, 重新組合和安排, 體驗當中新遊戲規則的玩法. 當中容許自設關卡和難易度.

而其實官方主線都有故事的, 本人就卡在拾道具(好像要在60秒拾90個道具)的卡關, 個人體驗要過那一關有點難度, 而這關卡不是玩家自設關卡, 而是官方設計, 個人推算要用加30秒的道具才能過關. 只是那個道具要200元, 而本人用最低成本和最快速的賭AI對戰的最後羸家, 而估中可以得1-2元左右, 本人就從本身50元左右, 1-2元不斷重覆儲到200元. (估錯是不扣錢), 一心打算去買道具玩那個關卡, 但是用了那個道具還是過不到關, 試了一兩次就再沒有玩了, 不知道到底背後的情況發生了甚麼事?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12 – 重明鳥 Bright Bird

這是一款很久的已放棄的遊戲. 當時因為找不到攻略所以卡關, 所以放棄了玩這款遊戲. 而上星期又剛好看見這款遊戲, 再上網找找視頻攻略, 發現有新的視頻攻略, 所以打算在這星期跟著攻略完成它.

只可惜到了這星期, 玩了一兩個回合, 發覺當中毫無樂趣, 反問自己還想完成這款遊戲到底為了甚麼? 一個關卡即使跟著攻略玩也要死十次八次, 重重覆覆既沒有探索的樂趣, 又沒有過關的成就感, 就只是單純為了打爆機而玩, 而遊玩這款遊戲的過程不但止沒有感到在玩遊戲, 而且感到近乎是自己找痛苦的事情給自己做, 這樣到底有甚麼意義?

上星期還有心情想去完成它的感受, 到了這個星期打算完成它卻感到很痛苦,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Hong Kong, Hong Kong

三個月魔咒

有些關係好像總是不長久. 特別是生意上的伙伴, 總會在三個月內就會離開. 而有人以為是貪新忘舊, 又或者發現原來是空心老倌找不到著數就會離開.

坦白講, 本人是一個有長遠目標的人, 永遠只有其他人離開本人, 本人從來沒有做主動離開其他人. 而近期最困擾的是”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回想這個道理, 再回想過去的經驗, 發現原來還是給予別人一個名份是很重要, 所以這個名份可否持續超過三個月, 就大家共同努力打破這個魔咒吧.

影片來源: 娱乐宝

Hong Kong, Hong Kong

過程重要定結果重要?

有人成日講, 當無結果時就說你都體會過, 都沒有遺憾. 當有結果而需要付出很多, 就說即使過程是辛苦, 最終都有好結果吧. 其實過程就是結果的因, 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 但是有過程又不一定有結果, 而當把不同天時地利人和的過程, 再以一個表徵相同的結果來比較, 是一件很不平等的事情.

舉例有人在你走進沙漠後給你一支水, 和當你在大酒店食自助餐時給你一支水, 兩個結果都是一支水, 但是這支水的價值就等同天和地比. 廣東話有句俗語, 你私下吞咗幾多利益同我嘔返晒出來, 但是當真係嘔返出來, 又能不能彌補私下吞咗利益的傷害?

唔記得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定審死官, 拿著半個光酥餅去找人求救報恩, 最後不但止還了幾十個光酥餅, 仲要全程睇咗佢哋食晒, 話之前食你半個光酥餅, 現在還夠幾十個俾你, 仲專人同你睇住幾十個光酥餅由你親自食晒落肚無被人落格, 咁這個情節到底是報恩定報仇?

影片來源: 娱乐宝


Hong Kong, Hong Kong

現在啲外勞真係低能

本人反映”禁膠”的情況下, 又怎能夠”供后”? 本人仲講埋”水后”唔係姓林, 點知外勞以為落單要整個姓林”假水后”出來, 連”禁膠”係乜意思都唔知, 仲以為講咗就當做咗, 連背後怎樣運作都唔知, 相信團隊可以輕易分別到邊個渣流灘吧. 原來真係”虐智”唔係扮呀.


Hong Kong, Hong Kong

一件事物的用途

當一個樵夫放棄擁有樹鋸, 一般人以為那個人已放棄斬樹了. 但是當那個樵夫手中還持有一把斧頭, 那還是不是說是已放放棄自己的工作? 世事很多事情永遠沒有黑與白的分明, 往往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本人講以上的例子, 只是想說明要不一定要食”蘋果”先”健康”, 其實食”橙”都可以好”健康”, 就是講到爛的理論還要扮不懂, 已好肯定為了找”火燒連環船”的意識形態做借口吧.


Hong Kong, Hong Kong

蘋果和橙

日日推銷話”橙”係”蘋果”, 就算講一百萬次都不會成事. 這幾年”蘋果”傷害”橙”有幾多痛苦有幾人多知道? 現在就快崩盤就要找人接盤去執佢啲蘇州屎, 仲話要係現在忍痛還俾你, 但是這個戶口已經欠人通街街數, 仲接火棒嗰個係唔係傻? 就算再多的泡沬如強勢的以色列或者扮弱者的烏克蘭做煙幕去引誘人接貨, 其實咪又係同一個人… 正所謂己所不欲, 物施於人, 被他傷害過又怎會再承繼他的位置? 一個字已可以表逹晒… 唉! (真係這些泡沬真係唔知想呃邊個)


Hong Kong, Hong Kong

孤獨的道路

原來在其他人眼中, 一些意見會被誤會攪破壞影響公司. 其實本人的原意是這樣:

  1. 重用實習生 – 讓沒有經驗的人提出意見, 是讓經歷了很多的人找出自己的盲點. 但是實際結果看似說重用實習生而又沒有接受對方意見, 就是因為大部份意見一早預計了, 那麼現實有那麼多天馬行空的突破嗎? 其實就只需要實習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就已經很大幫助.
  2. 不加班政策 – 本人的經驗是在有加班文化的公司, 往往同事會把事情拖著做, 而然明明正常上班可以做完的工作硬係要拖到七八點先做, 那麼有甚麼意義? 相反若果可以提早做完可以早啲走, 那有一位同事還會拖著工作而不做? 舉實例展覽會清場, 就不是9秒9完成工作的實證?
  3. 簽合同要做主導的一方 – 其實一直都講, 或多或少都同人際關係有關, 有些人討厭一個人卻又要與對方合作, 而卻又因為討厭對方每項事件都跟跟計較, 來過白紙黑字的爭議. 相反當對方明白自己是”對”的人, 而永遠也會為對方著想, 這時自己主導的一方卻變了保護神, 那有一個會讓”對”的人離開?
影片來源: 小李虎的快樂生活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