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發覺香港人是三分鐘熱度, 在香港隊剛剛有機會殺入世界杯時, 入場人仕也爆滿, 但是不用一兩個月後便再沒有了那股熱潮. 本人覺得香港足球缺乏支持的是:
- 技術性的競爭力, 因為香港的球隊總是像魚腩部隊.
- 因球隊沒有很多贊助費, 有打假波的機會. (這又是惡性循環無限LOOP)
- 缺乏與大眾接觸的機會, 足總寜願像閉門作賽般的入場人數, 也不願意免費直播.
- 缺乏副產品支援, 如吉祥獸, 或像過去的快譯通, 好易通 (這些另類的模擬競爭)
- 不到半季排位已差不多定了. 今年不知甚麼事, 全世界總有一支球隊拋離對手很多.
- 明星效應, 以前那麼多去了外國發展的香港青年, 但是幾年後也沒有曝光率, 為甚麼沒有一個能像大空翼般的吸引球迷? 真的應驗了傳媒消失後便沒有人會記得你了.
建議選項:
- 以香港球隊去中超比賽, 這樣可以訓練和認識高一班的班隊, 而在香港比賽也會因出線打中超而更加努力, 不像現時拋離十分八分已讓球員不想打了.
- 像60-70年代, 以商家的球隊比賽, 為甚麼扒龍舟也很多參加者, 為甚麼足球卻沒有人投資? 就是”假的專業化”問題, 像今天看到水晶宮也印有中文的廣告在波衫上, 外國人也能接受, 為甚麼香港卻接受不到? 現在很多球員還是打兩份工, 一份維持生計, 一份踢足球, 若果球隊以某商戶的角色, 再給予他們一份工作, 那樣不但球員有歸屬感, 更可以以球隊作商業發展.
- 若果沒有人看的媒體, 它還有存在價值嗎? 而沒有價值的, 又會有人付錢看嗎? (又一個惡性循環LOOP) 倒不如每季也確定播放權收回一定的經費, 如香港電台也只是播舊片, 倒不如由它直播所有賽事. 若果連立法會拉布也一樣直播, 我想不到不直播香港足球的理由.
- 香港寫了那麼多足球遊戲APPS, 卻沒有以香港作中心, 若果以緊貼香港足球的球賽發展, 而引用到遊戲APPS內, 那麼又是一個經典. 即可以讓人下載並選擇自己的球隊, 選擇後可以當自己選擇的球隊有比賽時便可以免費入場, 購買記念品有特價, 甚至可以預測比賽結果來換取遊戲積分(不建議抽奬, 因為人人也知道得奬機會很微, 所以給予遊戲虛擬積分最實際的禮物)
- 其實若果真的可以隨機安排球隊的比賽行程, 也解決了人為的”嬴在起跑線”了.
- 有粉絲自然有明星. 有明星自然有粉絲, 這是不能強迫的. 即是人們所說的觀眾緣.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