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07 – 寂靜村的孩子們 Children of Silentown

建立日期和時間: 2025-08-10 由 jack
最後更新日期和時間: 2025-08-10 13:12 由 jack

這是一款之前已放棄了的遊戲, 當年因為這款遊戲的設計, 以營造一個人們不能回應發聲的世界觀, 在沒有任何指引和提示下, 去完成這款遊戲. 而當年因為真的是因為這款遊戲連任務列表也沒有, 完全不知道要做甚麼, 所以放棄了的遊戲.

只是這星期, 再次看到這款遊戲, 於是看看是否看攻略可不可以完成這款遊戲, 發現看攻略後, 就可以體會遊戲中的故事所表逹的深層意思. 原來讓這款遊戲失去樂趣, 就是它不斷重覆的小遊戲, 和沒有任何提示的設計. 而看了攻略後, 卻深深被這故事吸引了.

而這款遊戲, 就是講一條村落時常有人失踪, 而傳說是因為森林內有怪物才會導致人口失踪. 而村民怕被怪物捉了,沒有人會提及這個話題. 而這故事大網, 可以有四個不同的結局. 其實這個大網, 只是代表”家”在正常人眼中和相處的情況, 而這個”家”可以用不同的制度運作:

孩童之歌: 由於很多事情都先入為主, 要說服正常人一些其實可以變得更好的改變, 他們就會覺得很抗拒, 所以只能透過沒有被污染的孩童的價值觀, 才能找到這個”家”可以改善的地方, 把這個”家”變得越來越好.

母親之歌: 把這個”家”當作一個”家庭”的角度觀看, 在這個”家”可以給予人溫暖的感覺. 但是缺點是這個”母親”要承擔的實在太多, 把所有外來的傷害變成一種溫暖, 遲早也會失手, 這是一種逃避的制度吧.

森林之歌: 要正常人接受這個”家”是不可能, 這個”家”只能以”潛水艇”的方式, 默默在背後影響現實世界的運作, 而這時這個”家”就要忍受孤獨和不被了解了.

世界之歌: 即是把這個”家”變成”虛無”的世界. 十個字已可以表逹,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廣東話有一個詞彙形容得很好, “食白果”.

本人玩這遊戲而未了解結局時, 本來打算選”世界之歌”, 但是卻錯手選了”孩童之歌”, 而現實中也是以”孩童之歌”的方式運作, 所以有時都不得不佩服”玄”的存在吧.


Hong Kong, Hong Ko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