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3 – 羅格朗的遺產: 命運之歌

當年放棄這遊戲是因為要練級才能玩下去, 所以放棄了繼續玩下去. 幸好現在有修改器, 又想把遊戲玩完. 其實這遊戲只是當年Final Fantasy 7 的質數, 甚至可以更差, 某程度只有遊戲小品的水準. 中文翻譯又有遺留, 有時對話訊息只會顯示一個ID, 遊戲解謎就像越來越趕工, 連一句解謎提示也沒有, 最後只有看攻略吧.

最後首腦戰更是超越了正常難度, 99級都可以好難打, 仲要後來劇情首腦不死身要儲時間出招, 而儲時間是要靠QTE, 但是系統選項可以關閉QTE, 那麼本人就傻傻不斷打, 最後還是找攻略看看怎樣過, 其實明顯是一個BUG, 不過至少也提示當中原理都不太過份的要求吧?

故事其實有很大的框架, 幾百字至千幾字介紹世界的國家背景, 但是本人一個國家的描述都記不起, 反而其實可能只需要一兩個劇情已可以解釋, 那麼那千幾字介紹又有甚麼用?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2 – Red Dead Redemption 2

當年放棄這隻遊戲, 是因為感受到在鼓勵犯罪行為. 但是這幾天重玩這遊戲, 才發覺了誤會了這個遊戲. 其實故事分兩部份, 其實也只不過現代的生意手法, 和傳統的生意手法吧.

現代的生意手法, 就是想搵快錢, 拿(呃/搶)了第一筆財產後, 就想辦法遠走高飛, 立刻搬家不要讓人找到. 故事發展就是總會是黑吃黑, 剛剛搶完人的財產, 轉頭又俾人搶返, 仲要連營地都失守要走佬. 但是因此可活動的地方越來越少, 想行吓街飲杯酒都俾人通緝. 一般人以為用修改器的”上帝模式”就不用怕警察, 但是實制情況就像螞蟻”扭”死象, 那種討厭度寧願關閉”上帝模式”重新來過. 切切實實明白甚麼叫法律責任的威力吧.

而故事後傳就是傳統的生意手法, 就是找個地方落地生根, 甚至由零開始. 在任何人也認為不能發展的地方, 卻還是不怕辛苦好好經營. 而這個後傳就已經反駁”迫上梁山”的理論, 甚麼說只懂殺人打劫, 唔做賊可以做甚麼? 其實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這種身手可以做奬金獵人, 或者現代來講咪做警察, 警察這個行業在怎樣安全的地方也未見過會被淘汰吧.

故事最後的結局, 相信一般人也認為要搵錢就要搵命搏, 其實本人看到只不過放棄做”遊牧民族”成日搬屋, 要還錢的總會有方法還錢吧. 所以那些支持現代的生意手法的人, 永遠不明白慢慢累積財富所帶來的安全感, 還有人人也認為奉旨可以在社區自由活動的權利其實也是何其寶貴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1 – 光明記憶:無限

其實這遊戲都有3A大作的水準, 只是遊戲時數有點短, 在用修改器不扣血的情況下, 大約3小時的遊戲時數, 而本人體驗如果正常玩法, 會卡關在首腦戰之中, 可能多花幾小時的時間.

故事無頭無尾, 到最後都不知道當初和最終的任務目的是甚麼, 只是見人就殺, 見路就行. 所以本人想把遊戲的感想在遊戲中找個畫面來表逹, 都找了很久.

當年本人買的時侯是買”光明記憶”, 後來他們送了”光明記憶:無限”, 都可以算是有良心吧.

這遊戲的水準都很高, 就只是宣傳不足, 可能因為遊戲時數太短的關係吧. 還要用”色情內容”去描述遊戲內容, 明明玩完全程就是沒有”色情內容”, 定位完全錯晒, 便有錯的結果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0 – 古劍奇譚三(Gujian3)

這個遊戲當年在鳥衣國, 遊戲關卡好似玩緊孖寶兄弟跳來跳去, 不但止沒有感到挑戰性, 而且某程度反映遊戲設計者的虐心, 幸好後期卡關不再走火入魔, 似返一隻動作武俠的RPG吧.

而另一個問題, 就是線上儲存遊戲進度記錄, 明明單機遊戲卻要永遠連線來儲存, 又是另一個走火入魔的設計. 其實如果想打擊盜版遊戲, 遊戲商卻要長期24小時開著伺服器來提供儲存服務, 而這儲存服務改作在單機的本地儲存是很簡單的, 有點本未倒置. 而本人指走火入魔, 是因為開伺服器都要成本, 不論有沒有人用, 而這成本比其他人盜版的消耗大得多. 因為要明白用盜版的心態, 就好似Youtube那樣, 明明一個晚餐的月費價錢就可以用一個月服務, 但是有些人就是不願交付月費, 千方百計找破解來去廣告. 來來去去都是在他們心態中要錢就不會用, 不會逼到他們買正版遊戲吧, 除非遊戲開發商對自己的產品過份自信吧. 所以為了這班人, 讓正版的玩家成為受害者, 包括遊戲商也要維護伺服器. 本人覺得有點蠢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9 – Terminator: Resistance

這遊戲的故事是交待未來戰士第一集前的故事. 應該簡單來講是未來戰士的前傳. 其實後期遊戲關卡難度較高, 就如一個巨型機械人, 用炮彈都要十幾發攻擊3500威力才能擊倒, 如果用激光鎗只有140威力, 又需要打幾多發? 看到會用晒所有子彈都未能打倒, 而且這個巨型機械人仲有幾隻同時出現. 所以本人用修改器不扣血和不扣子彈, 玩去來就很爽了.

有人說這樣玩起來毫無挑戰性, 但是遊戲玩家又會分很多類型, 本人是體會遊戲故事的世界觀的那類玩家. 如果不用修改器, 就只有在某個位置卡關, 然後就放棄遊戲. 相比起用修改器, 本人可以體會整個遊戲的內容, 你們說那一個方向才是善用資源?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8 – Sleeping dogs: definitive edition

這一隻遊戲已是2014年的產品, 以香港作背景, 玩法和Grand Theft Auto (GTA) 差不多. 當年因為是英文和格鬥的關卡難度過高, 所以放棄了遊玩.

現在用了修改器作無敵模式, 就完全可以走主線暴走, 玩的時侯的感覺完全不同了. 以欣賞故事發展地去完成這遊戲, 真的可以全情投入. 而不知為何STEAM版本沒有中文選項, 網上卻有中文化的方法, 本人用了中文化之後, 有莫名的親切感, 而且遊戲是香港背景, 母語帶來的體貼是沒有任何事情能替代.

其實在全球一體化, 不是發展為只有單一語言, 而是把世界各地的語言也互通. 不是只能講用英文或中文, 而是任何人也可以用他們的母語溝通. 現在AI發展已把這理念慢慢實現了. 相信世界共融才是全球一體化的最終方向吧.

如果想把這遊戲中文化, 可以下載以下檔案, 再複製到遊戲目錄便可.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7 – WrestleQuest

當年因為這個遊戲把遊戲時數拖長得太厲害, 玩的時侯真的會有睡意. 所以用修改器把戰鬥力加1000, 玩起上來遊戲速度體會算變回較為正常. 不明白當年的遊戲那麼喜歡打卒仔都好似打沙包, 一個小卒至少20-30回合才打敗一個, 而且有每張地圖十個八個遇敵位置, 那麼真的會讓人感到有趣嗎? 本人就不敢認同了. 不過用了修改器後, 可以真的好好體會故事的體驗吧.

總結當年玩這遊戲, 就是因為它的故事框架有點吸引. 故事說一個摔角手, 在一個人人也認為是只是在做戲的不公平的比賽中, 怎樣努力求全用實力去爭取冠軍. 其實現實很多事情又不是大集團操控, 人人也以為所有事情一早安排好, 其實背後還有很多人努力求存, 目的只是想改變日後的生活發展吧. 世界戰爭, 又何嘗不是這個情況?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6 – 葛咸騎士 (Gotham Knights)

當年因為這遊戲要不斷做重覆的巡邏任務, 而這些巡邏任務重覆性極高, 而且打卒仔都好似打沙包, 仲要每個小任務要好似蜘蛛俠用飛索跳來跳去, 未能一氣呵成, 把遊戲拖到毫無樂趣.

所以用了修改器後, 升級所有技能和加速經驗值獲取, 故事模式中, 打小卒再也不是打沙包, 爽快度立刻增加, 仲要只做主線任務, 看似掩割了遊戲本體, 但是這樣反而在玩家角度是體會這遊戲的最精彩部份吧. 另一個說法, 道理就如播放影片插入廣告的做法, 一般人認為只會讓人討厭該廣告的產品, 但是發覺當廣告是與遊影片的內容有關, 那種討厭感就會消失, 仲會有興趣睇埋廣告講乜. 相反廣告重覆度極高, 又不是和自己有甚麼關係, 就連該影片也討厭埋吧.

總結一隻3A遊戲做到半賣半送, 個人推想就是巡邏任務是最大的敗筆. 回想當年蝙蝠俠的遊戲一條主線支撐整隻遊戲, 讓人不斷追下去. 相反為了整個開放世界, 有真實的世界移動體驗, 換來卻是也只是關卡式的任務過關, 那麼為甚麼要做開放世界?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5 – 紀元: 變異

這是一款2D的惡魔城過關的那類遊戲, 容錯率也很低, 本人玩到中後期就關卡, 所以用修改器開啟上帝模式, 後期關卡才容易過. 其實坦白講, 遊戲的困難度有像”魂系”那種程度, 不明白當年怎樣可以玩到中後期, 已覺得很了不起了. 而現在透過修改器, 來看看故事怎樣發展吧. 其實有些跳躍位, 地圖關卡設計得都幾硬核, 有修改器也幫助不了, 走不及時間還是會”重新來過”, 幸好這個”重新來過”就只會在難關開始時重啟, 否則又是那句”玩到會懷疑人生”.

總結來講, 前幾年流行的像素風格, 看似很有特色, 但是會讓某些玩家覺得很古老而不會想買來玩. 所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如果像素貼圖成本和高清貼圖成本差不多, 本人覺得沒有刻意復古做素像風格吧. 否則會失去好多玩家. 玩遊戲的玩家, 有多少會第一眼便覺得一隻遊戲是像素畫面卻又符合近現代的遊戲體驗?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