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遊戲被遺忘了, 當年在某個首腦卡關, 昨晚無聊重新檢視遊戲庫, 看到這個未完成的遊戲, 而修改器又支援這遊戲, 就嘗試把它完成. 最後都算完成了遊戲, 不過早已忘記了怎樣操控, 打得有點辛苦, 原本以為是最後首腦, 實際又不是最後首腦. 最後結果選擇一把火燒毀了世界, 還是創造一個自己決定的世界, 本人選了自己決定的世界, 它說這樣會好慢, 那麼就像蝸牛理論吧. 但是一把火燒毁世界, 何嘗又不是”火燒連環船”的道理?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隻遊戲玩過第一集, 這第二集要查的謎題比第一集少, 而難度也比第一集低. 不過可惜某情節是用某隻狗的英文名字做夾萬密碼, 但是翻譯連英文名字也譯做中文. 不過就算是英文, 只是幾十句對白的其中一句出現過, 錯過了就只能看攻略了, 這樣白白浪費了玩家探求答案的動力. 不過總體也算是一個完整故事. 操控已沒有需要其他一般遊戲的跑腿任務, 只是第一集很豐富的線索系統, 在第二集完全弱化, 事件配對都好似毫無關係, 就像把不太相關的事情扣在一起, 但是又沒有找到答案的感覺.
總括來講, 這遊戲可以當作一套戲劇來體會, 不過遊戲真的低年齡化的遊戲, 相信7歲小朋友也能輕易過關. (除了夾萬密碼那關卡), 不過如果想查案, 這是一個引導性的查案方式, 簡單來講就像牽著鼻哥走. 而序章的沒有結果就結束, 就是為了結局的一個首尾呼應, 所以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 卻在序章完結時摸不著頭腦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遊戲本人很失望, 有想摸擬現實查案, 所有選項也沒有提示, 在一大堆文字找關鍵字. 這便是這遊戲最失敗的地方. 好像第一單案說牙醫犯案的動機, 盲的都第一時間知道是睇牙的爭執係動機. 但是試了很多字都不是關鍵字, 好似”修護牙齒”, “修護失敗”等. 最後的關鍵字卻是”牙冠”, 你叫人怎樣覺得是模擬現實?
其實倒不如把關鍵字變色或者指到它便會有變化吧. 因為這遊戲變了”捉字蝨”多過查案, 看看隔離台的”全網公敵”, 還算是一個真的查案遊戲, 當擬真變成失去樂趣, 這遊戲還有甚麼意義? 就好像莎本1那樣, 找某個人要幾時幾刻才出現, 那時就真的站在那裡等時間過, 並沒有跳過時間功能, 這樣的模擬真實又有甚麼意義?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這遊戲叫做”課金模擬器”才對. 很奇怪故事是講一個人打網遊可以有錢俾禮金的故事. 在現實中幾十蚊充值都不捨得, 在這裡可以體會課金的體會.
原本一直以為”課金就是大爺”, 但是玩了這個遊戲, 才發現課金越多, 得到的好處越少. 好似有些數值設定, 並不會是成功. 明明關卡說70-80級難度, 但是本人課金到100級都過不到, 看到其他人有100幾萬的戰鬥力, 但是本人不斷課金都只有60幾萬戰鬥力, 還要課金都無法快速提升.
說回本遊戲故事主要目的, 就是想打機賺禮金娶人, 開頭不懂怎樣在遊戲弄裝備, 浪費了很多時間, 但是當找到當中的秘訣, 賣裝備就已經可以賣60幾萬現金, 但是卻無法提現. 都明白課金的錢也追不回了.
最奇怪的結局, 也是本人的價值觀, 就是叫人不要課金打網遊. (明明無錢俾禮金, 點解還可以有下一代可以教育)
教育不要課金因為課金1萬打的怪, 同不課金打的怪, 其實也是一樣, 唯一不同就只是那個級數數字, 這些數值也只是虛擬, 而遊戲並沒有變得更好玩, 還是玩回單機遊戲算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這遊戲某程度是一部電影多過一個遊戲, 明明有八個結局, 但是玩的時侯又好像沒有得選擇, 很多情節都沒有得選, 就好像不能選擇不放走人, 結局一定會改寫. 但是如果有得選擇, 就沒有後來的情節, 或者又要花資源寫一條完全不同的故事發展吧.
這遊戲鎗戰的效果是很專業, 但是遊戲性就很差. 如果10分是滿分, 鎗戰有9分, 遊戲性是0分. 鎗戰扣一分是因為有主角光環, 永遠一方會圍剿另一方, 攻擊的一方一定無敵把對方消滅. 這樣真的為了鎗戰而鎗戰吧. 而遊戲性是因為莫明奇妙加入了不計時的QTE, 看看下鎗戰又會突然停了下來出個QTE, 這樣好出戲, 倒不如沒有QTE的體驗會更好. 還有沒有故事發展藍圖, 想玩玩其他結局, 就只能看攻略, 沒有任何故事提示真的就算是強迫症也沒有可能有動力去試吧.
而這個遊戲, 結果就已表明了為何叫”返殺”, 一直覺得有人阻住自己, 想擺脫對方的控制, 但是當沒有人再阻你的同時, 也代表在乎你的人也不再存在了. 就是這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這遊戲的故事, 只是講一個家庭的小故事. 相信大部份人都會睇到睡著. 而本人就有另一個觀點, 就是反映了人生與預測的平衡.
故事其實主線只有一條, 就是想小女孩可以恢復健康. 而當中預言的說法, 就是”撐船後就會康復”了. 而最後男主還是沒有參與大會安排的撐龍船活動. 卻要在水災的地方撐木桶去醫院. 其實這便是諷刺那些人不懂”預言”的真諦.
明明預言”撐船後就會康復”, 這很大可能只是一個比喻. 實際就是”在水災(經濟困難)撐船(守住)到醫院”, 即是明知是經濟困難, 還是冒著風險去醫院做手術. 其實這便是預言的真實想表逹的情況. 相反那些自以為事的人, 說”撐船後就會康復”, 就攪個”撐龍舟比賽”, 但是事實即使撐龍舟後, 甚麼事情都沒有改變吧.
明明現實需要把真實的事件, 以隱喻的方式提醒世人. 現在卻是在”畫大餅”, 再要別人配合行動. 但是配合行動真的就把預言實現? 那麼”參加撐龍舟比賽”, 其實實際上對康復又有甚麼意義?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遊戲基本上不算遊戲, 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視覺小說. 全程也只不過半小時左右. 而故事是講他們跟據傳統規則靠自己賺錢去買禮物送俾人, 而角色們卻違反了規則, 正當不知日後如何面對, 就只是一些窮苦人家的決定, 改變了當權者醒覺自己一直要其他人遵守的規則, 其實從來不知道背後的意義. 這論點不是鼓勵人不守規則, 而是每個規舉, 必定背後有它的目的, 如果遵守規則反而違背了這些目的, 那麼這些規則有甚麼意義呢?
這遊戲是一個很好的聖誕禮物, 而且它提供了免費的電子小說製作工具, 其實可以讓學校的小朋友發揮創意, 做一個聖誕故事當作功課, 又可以玩又可以學習又可以更了解小朋友想甚麼, 真的一次滿足三個願望吧.
電子小說工具在這裡, 它說明是免費提供, 不用怕是盜版吧.
BROKVN – Visual Novel Engine by COWCAT
Hong Kong, Hong Kong |
正所謂”賤物鬥窮人”, 本來本人對這個復刻版本的遊戲沒有太大興趣, 只可惜現在只需要港幣$13.9, 去便利店買一杯咖啡都貴過佢, 所以心癢癢便買了它. 而這遊戲又比想像中更好, 把優化的項目好像廣告對玩家說明優化了甚麼, 當中還是不太完美的是影片解像度還未能逹到高清, 可能他們沒有像邵氏那樣有母帶再高清化, 把當年連VCD也不如的影片變清晰, 都相信已用了最大努力吧. 不過遊戲畫面已可以支援4K解像度, 還有優化了操控設計和聲音, 更貼近近代的即時戰略遊戲玩法. 最體貼是有中文字幕, 如果不是remake相信沒有可能做到, 現在它自稱remaster, 算是有點過謙虛吧. 而個人來講, 玩了第一關那種體會也算幾好吧.
Hong Kong,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