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心路歷程: 藍光碟的未來

現在DVD或藍光碟機因平板的普及而變了不再是必需品. 因為SSD和大容量的便攜儲存媒體的出現, 光碟就像當年的黑膠唱片一樣看似會被淘汰. 不過在我的角度看, 藍光碟還有它的好處:

1. 只可一次性寫入資料 –  這可算是缺點, 但是我為甚麼會覺得是好處? 因為每隻已寫入資料的光碟, 就像變成它的價值, 在我使用的電子媒體中, 若果可以遁環寫入使用, 往往因欠缺空間的媒體刪除的舊有而沒有太大用處的檔案, 相反光碟因為只可以為一次性寫入, 儲存一些備份而不常用的資料最為適合.

2. 光碟的價格便宜, 一隻光碟的零售價只是港幣數元, 大可把電腦一些不常用的資料燒錄以騰出空間, 而且避免因讀取量太大而導致媒體損壞, 而且普通光碟保守估計也有十多年的保存期, 絕對是備份資料的恩物.

但是藍光碟還未太普及就有點追不上科技發展, 缺點如下:

1. 容量太小 – 一隻藍光碟只有24GB的容量, 以現在4K影片和甚至一些大型電腦遊戲(有些大型遊戲也需要有60GB的容量), 24GB實在太小了.

2. 普及性問題 – 藍光碟已是經統一最新光碟媒體的市場, 但是還未普及是因為環保問題, 和市面的接受程度停留在CD和DVD上. 想想過去有一些電腦遊戲由數十隻1.44MB磁碟, 變成一隻CD, 再由數隻CD變成一隻DVD. 為甚麼不能由數隻DVD變成一隻藍光碟的市場? 舉例現在一些長篇電影或演唱會, 很多還停留在DVD階段, 可能因為藍光碟機不太普及, 害怕購買者因缺少了藍光碟機而不選購藍光碟的產品. 但是發行商有沒有想過, 因為藍光碟的媒體的售價, 一直比DVD貴一些, 在一些不追求優質畫面的用家, 當然會選擇DVD. 就算是有藍光碟機的用戶也有這種想法, 因為藍光碟機也可以播DVD. 相比起過去由磁帶到CD的階段, 理應比當時的突破容易得多. 其實媒體開發商, 不要短視在一時的營利, 相比起製造一個潮流的回報一定會更高.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轉載-心路歷程: 淘寶購物的好與壞

本人在淘寶購物已經多時了, 最近不斷傳出淘寶賣假貨的消息. 其實大多數貨物是山寨貨, 不是代表冒牌, 而是出貨量很少, 而是為客戶的需要度身訂造的貨物. 它那種體貼的程度令人不禁會想, 他們是否我肚內的一條蟲. 但是買電器產品時有幾點還是有點介意:

1. 內地的火牛插頭不合香港使用. 若果在淘寶買電器時, 一定會跟那兩腳插頭, 而香港是英制3方腳. 往往要我另外找相同和接近的3腳插頭去代替, 而那兩腳插頭就白白浪費了.

2. 電器的內置軟件不太適合用. 基本上開發多個語言版本是多花一點功夫, 但是英文基本上是世界語言, 而中國則用簡體中文, 台灣和香港用繁體中文. 而其實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大部份也一樣. 甚至有一個軟件只按一制便可以繁簡互換. (OFFICE也有類似功能) 所以繁簡中文上的爭議是政治性多過技術性. 不過因為簡體中文簡化了不同的繁體字到一個簡體字內 (many to 1), 所以為了減少出錯, 應該先以繁體中文作底模, 再由程式把繁體轉簡體.

3. 太多名不乎實的技術規格: 如256GB的SD card, 只賣數十元人民幣, 或甚麼 2000bps的網絡卡. 看來只會讓人覺得很假的感覺. 過去的時侯, 上淘寶選購貨物就像上課一樣, 可以在非常詳盡的說明學會更多知識, 但是不老實的商人多了. 產品說明的質數也下降了.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轉載-心路歷程: Office Outlook 2013的體貼用戶設定

現在都已經2015年了, 但是我還是用2013, 其實Office Outlook都很方便易用. 但是有些基本功能也沒有, 盡顯何為User Friendly:

1. 最大問題就是Outlook的設定檔不能匯出, 更加不能匯入, 每次重裝系統也要由頭用人手一個一個地設定.

2. 左面樹狀的選單不能同時選擇多過一個項目, 若果要批量刪除, 便要一個一個地刪除.

3. 自動執行功能, 並沒有收郵件和送郵件以外的EVENT, 我只是想可以讓我設定一按制就由一個資料夾到另一個資料夾, 或按一下制便清空所有資料檔案內的已刪除的郵件也是沒有辦法做到.

4. 若果清空RRS的下載檔案資料夾, 有時會把舊文章重新下載, 就算不是重裝系統也有這個問題.

5. 郵件不能用人手設定編碼(如Big5或UTF-8), 有時收到因沒有設定或設定錯誤編碼而出現亂碼.

6. 郵件的原始資料只有header部份, 內容就沒有原始資料模式, 有時當發生問題想看清楚也沒有方法.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轉載-心路歷程: 備份的苦與樂

很多人說備份沒有用, 是因為可使用的空間太多, 不用額外複製相同的資料. 而我就有點瘋狂級至少備份在2-3個媒體之上. 而今天發現我的WD2.5吋便攜硬碟只是用了數十次便壞了, 很明顯我的安全備份是有所作為. 但是一些從中學時的相片變換了數碼後的時侯沒有備份到光碟上. 那些數碼相片也永遠失去. (可能是種族清洗) 不過也沒有所謂了, 因為回想起中學時侯, 也是年少無知的時侯, 也是首次學壞的時侯. 這樣的回想其實也不是太重要, 不然就有點後悔浪費了數年做”人球”被踢來踢去的日子.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