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各行各業都輸入外勞,勞工及福利局在回答議員書面質詢時,交代多個行業的外勞情況。現時8,586名技術員級別或以下勞工,包括有1,019名外勞保安員、清潔工和房務員;在26個暫准輸入工種,則有3,910名外勞已抵港,其中最多的是侍應生,有1,278人,其次是售貨員有961人。髪型師有187名外勞申請,但暫時獲批宗數是0。
另外航空業界的輸入勞工計劃,限額上限是6,300個,運輸及物流局處理了兩輪申請,共批出5,823個,即約92%限額,不過只有1,450名航空業界外勞已到港工作,人數最多的是機坪服務員,有367人,機艙服務員排第二有271人。
提問不包括司機、建造業外勞數字
現時有5類大型輸入外勞計劃,分別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航空業 」、「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公共小巴/客車行業」、「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以及「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提出書面質詢的是旅遊業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他主要關心的是航空業計劃,以及一般性、涉及多個行業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當局指就「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一共收到1,277宗申請獲批,涉及共8,586名外勞,其中4,929名外勞是過往不得輸入的職位類別。獲放寬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可以輸入外勞,包括髮型師、電話接線生及侍應生等。計劃自9月4日開始接受申請,截至4月底,26個指定工種共收到21,662人申請,獲批有3,910人。最多外勞輸請的頭10名工種,分別是侍應生(1,278)、售貨員(961)、初級廚師(779)、貨倉管理員(272)、食品加工工人(195)、接待員(149)、文員(105)、送貨員(50)、收銀員(48)、整熨員(30)。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個人感想: 其實這種輸入外勞制度有盲點,時常話沒有人願意做基層工作, 其實只是做勢把本地工資壓到不合理的水平, 再發放假的招聘廣告 (其實本人實證試過用最低工資去見工都唔肯請), 然後就有大量基層職位空缺的數據. 之後就用低下的工資招聘外勞, 然後外勞就香港搵錢, 鄉下洗錢, 香港的基層巿民就依然沒有工作機會, 永遠也是有錢人玩弄社會的運作模式, 建議不如外勞也要俾香港的工資水平, 看看是否真的那麼需要外勞填補空缺?
 | Hong Kong, Hong K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