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價格高於通脹 議員指加重家長與學生負擔

對於今年課本價格平均加幅,較去年的2.7%高,也高於通脹,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即使加幅看似溫和,但本地經濟仍在復甦,相信家長與學生的開學支出增加,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學校可鼓勵學生使用二手書,但隨着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修訂的中學宗教課程,將於9月推行,這些科目無可避免要使用新版課本,而2025年推出的小學科學科、人文科,預料也出現同樣的情況。

新聞來源: 東方日報

個人感想: 現在讀書其實根本不用實體書, 為何不數碼化書本減成本, 只保留練字薄? 教育局一直為了讓學生懂寫字, 不敢廢除實體書, 但是當出來社會做事, 除了政治政確的政府和老舊公司, 其實大多數都用了數碼文件溝通, 可能本人的公司以目標為本, 把溝通文字壓縮到幾分鐘便能看完整個文件, 還有數碼化可以免卻地區性的發展, 如果現在還有人要印晒啲文件出來才能做事, 在訊息萬變的社會工作, 未免有點吃虧了.


Hong Kong, Hong Kong

指T4造價太誇張 有議員稱若削10億 可考慮支持

有部分議員認為T4主幹路項目刻不容緩,但議員洪雯表明,除非造價可削10億港元,否則難以投下贊成票。

政府在上月底主動撤回T4項目撥款申請後,曾向局方表達過造價過高,但僅僅減少1億至3億港元則難以支持,如果減10億港元以上,則可以考慮支持項目。

鑑於政府面對巨大財赤,她認為T4造價高昂得太誇張,而造價飆升並非只限公路造價,而是有優化走線、新增行人及單車設施等,變相是納稅人付出,受益的僅是當區居民,難以投下贊成票。

新聞來源: 東方日報

個人感想: 現在的”工作”環境不是我創作出來的. 明明大家也是香港居民, 但是就以”受益的僅是當區居民”而反對, 真心想問有幾多工程不是”受益的僅是當區居民”? 連一個香港內的分區的發展也因為當自身不受利益而反對, 你們問問這個問題, 有多少人真心為香港發展的目標而作決策?


Hong Kong, Hong Kong

茶餐廳「逆市奇招」推$38任食早餐 負責人:好過食兩餸飯 食客點評價味道?

本港餐飲業界面臨結業潮,不少食肆為「絕地求生」,出動奇招求翻身。近日社交網站流傳有餐廳推出「$38任食早餐」及「$58任食午餐」作招徠吸客,《星島頭條》記者親身前往實試,不少客人直言是看到在社交平台熱傳後特意來一試,惟認為款式不算多,質素只是尚可。亦有食客稱,「38蚊唔會預期有幾好食,但任食任飲都無乜好投訴」。

新聞來源: 星島網

個人感受: 其實如果係一般要返工的人, 跟本不會有心情一早起身去食, 寜願瞓多幾分鐘都唔想起身. 所以這食店的對象應該不是一般打工仔. 而且其實晨早起身都唔會有胃口食超過一份早餐份量的食物, 個人認為如果可以食超過兩份都應該好得閒同啲嘢食唔飽. 所以基本上在本人眼中所謂任食都也只不過賣橋吧. 其實老實講這不是蝕本生意, 但是就有廣告效果吧.


Hong Kong, Hong Kong

港府推「藝術3月」料使逾2.62億 豪派雪糕5日盛惠96.7萬元

港府今年首次以「藝術三月」串連推廣多個文化藝術盛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向立法會財委會披露,品牌活動料花逾2.62億港元,當中花卉展覽、包括添馬teamLab發光蛋的「藝術@維港2024」分別預算逾5,000萬港元,「ComplexCon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等3項活動分別亦獲批資助1,500萬元,是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上限,但實際金額有待活動後確定。

對於免費派發雪糕的推廣效用,文體旅局指出,5天免費派雪糕的直接開支約為96.7萬港元,連同免費電車日和免費小輪日,以及不少機構算發利用活動作宣傳,令市民和旅客直接參與和受益,深受市民旅客歡迎。

新聞來源: 東方日報

個人感想: 排隊排一個鐘就為了一支十幾蚊的軟雪糕, 他們是否認為自己一個鐘的勞力和時間, 只值十幾蚊? 人生要到何時才明白時間是一去不返?


Hong Kong, Hong Kong

垃圾徵費|回收最前線 拾荒者被忽視:指定垃圾袋太貴 蠶蝕全部收入|Yahoo

【Yahoo 新聞報道】政府多次押後實施垃圾徵費,目前在指定 14 個地點「先行先試」,關注拾荒者的民間團體「拾平台」認為,一群在民間回收系統前線的拾荒者,卻始終被忽視。有拾荒者表示,買指定垃圾袋的成本蠶食回收得來的收入,甚至打算垃圾徵費實施後不再拾荒。

文:HT
攝:翁志偉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個人感想: 其實個人推測實情是”環保”只是借口, “回收”的運作過程, 確實有基本上的成本, 如果甚麼也要政府包底, 基本上長遠來講就像在一桶水中不斷抽水, 但是又不會加水回到桶中, 最後也只會爆煲.

所以問題應該出現在供求失衡的情況, 舉例以前回收電器, 不但不用掉棄電器的人付費, 甚至有收買佬主動上門搬走回俾錢收回舊電器. 但是當現在已有實例反映明明是在立例之前真的可以循環再造的寶物, 立法後變了人人厭惡的垃圾.

如果那些所謂”垃圾”的垃圾, 為何幾十年來都有人貼錢上門回收? 原因很簡單, 就是有一條可以營運的食物鏈吧. 而”四電一腦”立法後就破壞了明明平衡的經濟運作, 問題就係咁簡單吧. 環保? 只不過一個借口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唐詩詠多段情食白果 親揭情路失敗致命傷

有「絕世好女友」之稱的藝人唐詩詠(Natalie),圈中打滾多年感情生活未有着落。日前,她接受訪問坦言自己在感情上的致命傷是:「唔識將自己唔開心同另一半分享。」唐詩詠表示:「當然有好多原因,對方的原因我唔會講,我自己過去都是因為太注重工作,乜都工作行先,當然都會照顧另一半,但其實我一直唔識溝通,除左最長嗰段感情,對方一觸碰我的底線,我就會走!過去拍拖,我最弱就係溝通,我唔識將自己唔開心同另一半分享,我以為唔講出嚟就冇嘢,最後對方會覺得『點解你唔開心唔同我講?』」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個人感想: 其實本人一直當她是”小粉絲”, 只是外界一直誤判她(她不是”她”, 這個她的意思只是女姓的第三身代名詞)為”本人的意識形態的死敵”的代表. 就好似在判決小朋友交給誰人看管, 法官總會話小朋友意願而判決小朋友交由”意識形態的死敵”看管, 之後又繼續受虐待, 小朋友又求救, 之後又話小朋友意願是與”意識形態的死敵”一齊, 這樣沒完沒了地循環般受傷害地長大吧. (怎會有人咁殘忍, 會想別人的人生不能再前進? 要在毫無經歷地的生活渾渾噩噩渡過一生?)


Hong Kong, Hong Kong

走塑4.22實施︱有意見稱紙飯盒價錢貴 環保署重申外賣塑膠容器不受影響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法例將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始實施,首6個月為適應期。環保署今日(12日)舉行傳媒簡介會公布安排,並邀請餐具及酒店洗漱用品供應商代表展示替代品,讓大家了解情況。

對於有意見認為新法例實施後,外賣盒要轉用紙盒,而紙盒價錢很貴。環保署在簡介會上指出,在新法例之下,除發泡膠製品外,市民外賣常用的塑膠杯、塑膠飯盒、塑膠湯碗等容器,仍然可以如常繼續使用,不受影響,也沒有要轉用紙飯盒導致價錢較貴的問題。

署方強調,受管制的只有膠飲管、膠攪拌棒、膠刀叉匙及膠碟這些已經有常見替代品的外賣餐具。另外,根據約50間本港和內地餐具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顯示,非塑膠(如紙、軟木等)飲管、攪拌棒、叉刀匙及碟的價錢與一般膠餐具相若。

新聞來源: 星島網

個人感想: 明明宣傳片和實際政策有嚴重分歧, 卻不去正視問題. 而現在”走塑”只是冰山一角. 還有幾多個冤屈未被平反? (明明政府宣傳話不能用膠盒, 是其實有人假傳聖旨, 還是政策混亂? 大家心裡有數吧.)

宣傳片來源: 政府宣傳片


Hong Kong, Hong Kong

專訪│政府擬修例簡化病歷上傳醫健通 醫衞局:現有600萬用戶視作同意授權 

基層醫療是本港未來醫療布局核心,病人數據互通尤其重要。港府早前便向立法會申請近14億元撥款,發展「醫健通+」。不過,雖然現有近600萬港人已登記為醫健通用戶,惟僅3成人授權私營醫療機構上傳病歷。

醫務衞生局團隊接受《星島》訪問指,授權少與機制設計相關,擬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修例,日後巿民只要同意加入醫健通,即等同自動授權上傳;目前已登記用戶,在立例後可經法律解決,視作同意授權上載。對局方早前指研究修例,強制私營醫療機構上傳重要病歷,團隊解釋僅限醫健通用家,且立法是「備而不用」,會透過增加誘因,如參加政府資助醫療計劃便要上傳等推進,「如醫生一定不用醫健通,不能逼佢上傳。」

新聞來源: 星島網

個人感想: 過去醫健通只有醫生可以用, 這樣能讓人有專業的形象. 而同時因為它的保安設定, 如有人查閱過也會有書信通知, 而這些通知只有去過看病的時侯才有. 所以讓人保安功夫做到足.

但是如果改變為”公眾平台”, 就有資安風險, 基本上實際的情況除了醫病, 基本上沒有任何原因要向第三方提供病歷資料. “公眾平台”就是為了更多人用, 而一般人用到其他人的病歷資料的機會率更乎零, 所以”公眾平台”的方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過渡性房屋︱「博愛昇平村」平頂 房屋局夥各部門提供支援改善居民生活質素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在社交專頁發文,指房屋局副局戴尚誠上周出席了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博愛昇平村」的平頂禮,項目由博愛醫院營運,這個在昇平學校原址興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約600個單位,讓更多基層市民受惠。

新聞來源`: 星島網

個人感想: 先不要理可申請名額是多少, 只是有句話”龍床不如狗竇”, 如果叫你每隔幾年又要搬屋, 又要重新唔知去邊去落腳, 又唔知自己夠唔夠錢搬屋, 這些事件相信那些住半山豪宅的高官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經驗, 這麼簡單的事件每個窮人也知道, 高官知道嗎?


Hong Kong, Hong Kong

政府計劃取締不合標準劏房 調查指26%人不知居於違法居所

香港基層住屋難,政府計劃8月就取締不合標準劏房提出意見。關注組織「關注安置政策連線」(下稱連線 )針對全港各區潛在受執法影響的不適切居所住戶,包括天台屋、平台屋、工廈劏房及寮屋租戶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於現時安置政策的意見,逾百戶受訪租戶中,發現26%不知道居所屬犯法,亦有逾2成租戶沒有申請公屋。

關注安置政策連線於今年1至3月,訪問105名天台屋、工廈劏房及寮屋等租戶,發現26%受訪者不知道居所屬於違法,從調查中所知,20.8%受訪者並沒有申請公屋,亦即每五位受訪者有一位沒有申請公屋,原因包括超出入息限額,未有途徑得知香港住屋及其他福利政策和相關資訊等,亦有受訪者因公屋申請年期太長而放棄申請。

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成(39%)受訪者表示已輪候公屋申請約6年以上,較房委會2024年3月6日公布截至2023年12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5.8年為多,加上每次公布的公屋輪候時間一次比一次順延,一眾受訪者都就這現象感消磨和無奈。

原文網址:東方日報

個人感想: 本人不明白在大部份媒體只有一種意見, 而只有東方才能看到真實的另一面. 希望東方堅持報導事實的全面體, 為大眾爭取應有的權利. 這樣不是”反政府”, 只是把政府的盲點說出來, 才能更有效地管治吧. (現在看到東方以外沒有一間敢於這樣做了)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