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朋友”的定義也不同, 或許是”朋友”的定位不同, 或許是”朋友”的經歷也不同, 但是本人”睡著”時, 心目中的”朋友”便是這樣.

Hong Kong, Hong Kong |
每個人”朋友”的定義也不同, 或許是”朋友”的定位不同, 或許是”朋友”的經歷也不同, 但是本人”睡著”時, 心目中的”朋友”便是這樣.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很多時, 有知識是會把現實更容易去發展, 但是當知識不能把現實的發展成為心中所想, 又只會是紙上談兵. 相反如果沒有知識而盲目去嘗試, 又會是事倍功半. 所以理論與實踐是同樣重要, 否則就會有風水佬的職業病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有人認為愚公移山是多麼愚蠢的事, 但是永遠沒有人記得有人默默把大事化小, 默默為未來創建一條道路, 反而現代的年青人從來沒有這個想法, 到底那一方才是蠢?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所有事情, 都會有很多角度, 當某個角度逹成某個客觀條件, 就自然會產生驅使的動力, 而當選擇驅使的動力放在那一方面後, 自然就會產生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失敗的主要原因, 往往是太執著過往的成功, 而沒有因為該成功而作出檢討. 而失敗的又有可能認為因為失敗了, 就沒有檢討的必要. 所以看似人生就像單程路, 但是往往有無數個岔口, 而所謂成功或失敗, 就只是賽後結果的檢討而已.
Hong Kong, Hong Kong |
明明就係一直以心待心, 把心底裡的想法講出來, 但是往往接受訊息的人總是若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就是”只懂以為非黑即白的想法”. 兜兜轉轉實情可能那個觀點從來都無變, 變的就只是那些接受訊息的人的想法吧. 所以如果有一種共同語言, 是何其重要的事情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明明會議議程已寫齊所有資料, 還要參與會議的對象口頭介紹自己, 實情有幾多個人會用心去聽那些”自我介紹”? 可能這個”自我介紹”已曾經聽過幾次了.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一個”有神論”的人, 也需要一個”無神論”的人幫手.
而 因為”無神論”的人只知道和相信只能靠自己的情況, 就會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 而一個”有神論”的人, 相信世上會有”神”幫助他渡過任何難關, 就會產生一個執念奉獻一切.
而這個食物鏈是互相幫助, “無神論”的人需要”有神論”的人創造合適的”天時地利人和”, 而”有神論”的人需要”無神論”的人幫他實現祈求. 因為這情況是當”有神論”的人不知道”無神論”的人就是他心目中的”神”了.
最蠢的是當”有神論”的人發現自己相信的”神”原來只是一個”無神論”的人, 就產生覺得可以”食埋人嗰份”的想法, 但是當”有神論”的人食埋”無神論”的人之後, 他再向上天求”神”的時侯, 已經再沒有人幫助他了.
Hong Kong, Hong Kong |
其實靠”希望”真的會播到想聽的歌, 但是AI很笨, 選歌的回應總是從字面上去理解心中所想, 所以實情永遠都播不到心中真正想聽的歌. 所以AI取代人類, 真的相信現在還未可能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有時女孩子會幻想自己有個經典傳奇的愛情故事, 但是這個所謂的經典從來都不是刻意經營的. 道理就像摔角比賽, 那麼多年來都只是夾定何時出甚麼招數, 怎樣回避, 而這些從來都沒有成為經典, 因為觀眾一早就知是夾定做戲, 在沒有壓力底下和預先安排做的事情, 又怎可能會變成經典?
就像”偶遇”不一定要在落雨時, 有個人給你擔遮, 然後就冒雨走了去. 或者扮綁鞋帶而後被撞倒而轉一個圈抱著對方. 其實”偶遇”可能很簡單, 就只需要在對方背後, 用手拍拍對方, 說句: 那麼巧合遇到你, 你還記得我是那個人嗎? 這樣便是成為雙方的經典吧.
其實背後的秘密就是若果按著規則去做事, 永遠也不會逹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是鼓勵人犯規, 而是這個世上很多規則其實是不存在的, 只看到無數人被自己的無形鉫鎖限制著自己, 而這些其實都是不必要的.
Hong Kong,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