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對號入座承認是自己的”治己”?

有沒有人對號入座承認是自己的”治己”?

“倒”得很開心? 拿別人的”健康”來玩?(我指就真的只是身體的健康, 沒有別的意思) 來印證自己是”倒”? 以”傷害別人身體”的方式去證明本人一直講大話, 那麼這事情通天了, 還有哪個人會承認是本人的”治己”?

用”傷害別人身體”去印證身份? 那麼可否強姦女士後證明對方是可懷孕的女性? 有這個做法已是看到”治己”的心腸是如何, 還有哪個人會承認是本人的”治己”?

本人一直用實名制去證明本人是”別人”又是”自己”, 十幾年來無數次印證的情況下也說是假冒, 那麼本人相信這軰子都找不到”自己”了.


Hong Kong, Hong Kong

來生也要做中國香港人

Flag of Hong Kong.svg

其實近年很多宣傳移民方案, 但是本人一律不當一回事. 有人遇到問題就逃避, 如出走香港以為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只是換過地方去解決其他問題.

如果有來世的話, 本人也想做中國香港人,因為本人一直把中國香港當成自己的家, 遇到問題便會想辦法改善, 因為就是自己的家, 不會因為一些問題走了去就當無事, 因為就是自己的家, 只會想怎樣把這個家做得更好.

[2023-05-14 23:04]

其實到了這一刻還是中國香港人, 世事在變, 身份不變. 相信這不變不只50年了.


Hong Kong, Hong Kong

本人對疫情政策的願望

本人希望疫情最快好轉, 可以把疫情政策解除:

  1. 取消食店禁堂食 – 現實已作見證, 當年未禁堂食前, 疫情也末這麼失控, 當中已可以肯定堂食不是疫情元兇.
  2. 取消安心出行 – 因為收集巿民數據, 當中極端例子如買一串魚蛋, 竟然要掃5次二維碼. 最大問題就是小孩和老人未能豁免, 同時掃描二維碼對生活造成不便. 其實不明白為甚麼想收集巿民數據, 不用八逹通或轉數快等”絕對準確”的大數據資料, 反而用任何參與者也能輕易製造假數據的方法去作大數據分析, 這點真的不明白.
  3. 取消必須要針咭才能入場所 – 其實可否直接立法強制巿民打針, 反正也是”覇王硬上弓”, 直接判死刑便可, 何必在做人人也知道是小人的偽君子?
  4. 取消限聚令 – 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 限制人類社交生活明顯與上天作對. 現在街上冷清, 明顯已證明疫情失控, 限聚令也不能改善. 巿民就像莫明奇妙地大量確診, 當中有多少個案是驗錯?

[2022-04-05 21:10]

5. 重新開放所有行業可進行生意活動 – 其實某些行業(如健身室,酒吧,美容院等), 沒有理由讓他們支出生意開支, 但是又不容許他們進行生意活動. 最佳例子如海洋公園, 一個旅遊境點卻沒在沒有旅遊環境下要求他們盈利, 反而推出一些可能在沒有旅遊環境能賺錢的項目, 這樣便是一錯就錯. 所以在公平原則下, 應該重開所有行業的生意活動吧.

6. 重開所有活動場所 – 這些主意針對運動場和圖書館等, 它們被禁止開放使用是浪費政府資源吧. 小數怕長計, 租場費也可以彌補維護場地的開支, 雖然九牛一毛, 但是禁止開放公共設施有違服務大眾的原則吧.

[2022-04-07 23:34]

7. 取消打針與出入設施掛鈎 – 其實就是專家今天打倒昨天的專家, 明明當年說打了兩針就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見到孫仔等, 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兌現. 其實現在的疫情真的像流行性感冒一樣, 為甚麼不能讓巿民選擇接種與否? 因為明眼人也看到這個”打針”論點是無止境的發展, 當中”打針”又沒有免疫保證, 而打了多少針的定義也只是違反正常角度, 以”打了多少針”作規程, 而並非當中的針是否有效. 否則若果過去從來沒有打針, 那麼也只需打針便有相同效果. 現在打針是規程多過與打針是否有抗疫性的效用. 而且當中”打針”是打入弱小的病毒, 而在身體產生自然抗體, 真的不明白自然抗體會不夠幾個月就消失, 那麼德國麻疹一生人也只是需要打一針, 所以不斷打針是違反醫學常識, 甚至有讓巿民做”醫療的白老鼠”的懷疑吧.

[2022-04-10 23:38]

8. 取消限聚令 – 其實限聚令不知不覺變了質, 因為本來用作防止人群聚集的條例, 不明白有甚麼原因變了限制社交活動. 所以限聚令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疫情傳染是講不通, 因為其實有出街的人也知道坐車和旅遊景點也聚滿了人, 他們沒有違反限聚令同時也沒有導致疫情惡化. 所以這變了質的規限早點取消才是上策.

[2022-04-22 23:09]

9. 取消必須配戴口罩的限制 – 其實戴口罩可造成環保問題, 單單香港每天至少有數百萬個口罩使用, 在真實環境不容忽視. 其實若果不能立即取消戴口罩限制, 也可以讓戴口罩限制變得合理化一點, 如進餐和做運動時, 也應該取消戴口罩的限制, 因為這限制基本上已違反正常人的常識.

[2022-04-24 16:43]

10. 取消入境香港前七天隔離限制 – 其實這個要求有點邏輯上的矛盾, 因為現在已有”快測”方式去測試是否已”中招”, 所以其實可以在入境前, 在海關關口安排”快測”測試, 只需旅行30分鐘便能完成. 這樣便可立刻知道是否旅客帶有病毒. 根本沒有需要隔離7天. 除非說”快測”沒有公信力, 但是若果沒有公信力, 又為甚麼強迫學生做”快測”? 所以這便是本人對政策的邏輯矛盾, 就像說”打了針”可以防止疫情, 但是”打了針”又一樣受防疫政策的限制而隔離, 這樣怎可能配合政府”打了針對疫情有幫助”的口號吧?

[2022-04-24 16:55]

11. 取消圍封政策 – 其實現在已有快測技術, 並且有確診上報平台, 確診的方式已在轉變. 圍封政策已是落後的政策, 把疫情當作世紀絕症只會讓巿民諱疾忌醫, 甚至讓一些門診醫生不敢接收傷風感冒症狀的病人. 所以圍封政策應該被淘汰吧.

[2022-04-24 23:53]

12. 取消疫症通行證的要求 (補充第3點)- 其實當打針只是真的只能預防疫症得一點幫助 (因為有沒有打針, 一樣被隔離, 一樣在確診後也是與其他沒有打針的人同一處理), 可否讓商場, 活動場所和食巿等自行決定是否需要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 因為當一件事要用到強制政策來逼人接受, 而該事情其實有點矯枉過正, 就有檢討的空間. 若果各場地的管理者認為要疫苗通行證才能保障他們的財產和相關事情, 你不強逼他們, 他們也會主動要求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他們的場所, 相反如果認為疫苗通行證對他們沒有作用, 就自然會放棄相關限制. 本人看到決策者還是未能接受現實, 讓商業活動交由商業的持有者去汰弱留強地發展, 否則真的讓人覺得決策者是自欺欺人.

[2022-05-04 23:27]

13. 取消疫症通行證的要求 (補充第12點) – 其實由場地管理一方自行決定是否使用”安心出行”是有點執行上的困難, 所以政府應該認真檢討”安心出行”的真正目的去決定是否應該存在. 本人不知道”安心出行”會否為政府帶來得益, 但是在巿民的角度是擾民的政策, 因為現實環境也是在執行灰色地帶的方式運作, 所以本人也相信政府其實也知道”安心出行”的”實用性”是否存在. 若果一直還有”安心出行”, 那麼”回復正常生活”的祈望就像永遠逹不到了.

[2022-07-22 00:42]

14. 取消驗大廈污水 – 其實近期每天也有3-4千宗確診, 1星期已是2萬8個. 1個月就12萬. 本人不明白這個’確診比例”如此大, 還去驗大廈污水為了甚麼, 因為現在已有居家隔離, 在污水中驗到病毒有甚麼意外. 而且另一方面, 每天大量污水, 怎樣抽取樣去化驗? 如果1日24小時內其中一段短時間中疫者排出污水的情況, 若果能抽中”帶有病毒的污水”真的可以中六合彩, 而且水是無形不會黏附物體, 真的”一隻雀仔跌落水,比水沖去”的情況下, 佩服檢測機構的專業, 但是是那間化驗所去檢測? 檢測需時多久才有報告而強檢?

15. 取消強制快測 – 其實因為近期的疫情情況, 明明每天能找到3-4千宗確診, 卻未能禁止下一天新增3-4千宗確診, 而當中看不到傳播的規律. 即”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門”, 應該確診會倍數增加. 現在卻像沒有源頭擴散, 反而莫明奇妙地忽然新增3-4千宗. 所以”快測”已失去”及早找出病源”的作用. 否則怎會在有”預報”的環境下, 也未能制止新增確診? 所以取消強制快測, 否則只是畫蛇添足.

[2022-12-22 17:18]

9. 取消必須配戴口罩的限制 – 不用法例限制巿民必須戴口罩, 不代表巿民不能戴口罩. 這樣簡單的道理還不明白? 而且即使著太空防護衣可以防止被感染依波拉, 那麼是否代表政府有需要立法巿民著太空防護衣? 其實戴口罩的事情也有副作用, 這樣會製造大量口罩垃圾, 而這些垃圾也有衞生風險. 而且人類本身是有抗體, 不去鍛鍊身體一有外來細菌就沒有足夠抵抗力去面對, 所以也難怪中國人被外界指是”東亞病夫”吧.

[2023-02-13 22:52]

本人的取態絕對是透明, 不懂還有甚麼可爭議的地方.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環保?!還補?

真正環保不是政策影響,而是實際需要。就算俾$1的膠袋也不是垃圾,本人家教所有干淨的膠袋也會重用,而且不是只重用一次。

只有高官不懂甚麼叫環保,叫人用少啲就叫環保,但是影響人們生活還算甚麼”環保”?

還有另外一單環保案例,以前的電器幾差幾壞都有收買佬上門收,仲當賣俾佢有錢可以收。現在4電1腦的政策打爛收買佬的飯碗,不但導致其他人失去工作,仲要俾錢”求人”接收壞電器,而相關的”求人”的方式又超麻煩,根本不能輕易叫到人上門收壞電器,這些破壞社會一直運作良好的”食物鏈”的政策,真的有”環保”嗎?


Hong Kong, Hong Kong

優化”抽奬”的定義

其實在近年的”抽奬”項目, 慢慢被大人世界定性為”騙局”. 因為”抽奬”過程充滿人為因素影響結果. (俗語說的”做馬”) 所以”抽奬”慢慢演變為低成本的推廣節目. 但是現在人們受了高上教育和親身經歷, 早已不會盲目相信”抽奬”會公平地對待每位抽奬者.

其實”抽奬””做馬”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推廣預算不足以負擔奬品的支出, 但是另一方面又想吸引人卻用極其有價值的東西作奬品, 所以最終只會左手交右手, 而其他”忠誠抽奬者”根本是毫無機會的.

那麼不想把”抽奬”這概念在大人世界上被定性”騙局”, 可否其實單純的把奬品的價值調低, 其實只要把中奬率提升到50%, 那麼”抽奬”的真實感便會大大提高, 而真實的”抽奬”相信比”中六合彩安慰奬更低機會”的”抽奬”會更吸引. 其實很多人”抽奬”不是為了奬品, 其實單純當作試試運氣和當作是一種遊戲去看待”抽奬”, 所以根本把極其貴重的禮物作大奬是沒有意義的.

舉例當年樽裝汽水蓋掩”抽奬”, 當中的大奬也是很普通, 但是中奬率十分高, 當年飲十次至少有一兩次中贈飲, 而贈飲又可以再”抽奬”, 這些小玩意也夠樂透半天. 其實快樂很簡單, 在現在的功利世界, 公關們也忘記了人們需要的是甚麼, 其實一些小玩意已可”省靚個招牌”了.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對淘寶的建議

其實現在淘寶不知道甚麼原因, 所有電子產品也不送香港, 莫非是中國大陸要制裁香港, 所以不把高科技產品出口?

但是本人多次在淘寶買電子產品也中伏, 產品總是會有些無病的.

而且定價是在計匯價後會與在香港售賣的價錢差不多, 是否也是”合謀定價”?

基本上本人看到已沒有甚麼競爭力, 價錢的問題也是次要, 不送香港才是真正的問題, 而且已試了很多次中伏 (總是有些功能用不到), 現在真的有點害怕再在淘寶買電子產品了.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至外界各投資者,香港未曾復常,請不要被香港政府欺騙

今天是2022年11月6日, 香港政府還未對口罩令、和間接強迫打針、和疫苗通行證還未作出取消, 所謂的七人欖球賽情景, 也是在欺騙外界.

可能政府話當七人欖球賽是試金石, 但是其實這三年來幾百萬人每天迫車迫上班又容許, 但是法例卻不容許未打針的幾個人在食店進餐, 還有很多法例上的限制, 要迫香港巿民違法去過正常生活, 你們說這些法例是正常還是不正常?

簡單說句, 即是政府想逼巿民違法才能過正常生活, 這個還是”法治”社會嗎?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本人已沒有看”愛回家”和”飛虎3″

本人已沒有看”愛回家”都快一年, 當年他們需要找個人做代罪羔羊, 本人又不想”爭戲”, 所以即使看了”愛回家”幾年, 也忍心不再看它.

而上星期, “飛虎3″又用同一個方法去找代罪羔羊, 就是當送頸鍊的一幕, 本人拒絕接收頸錬的結果. 投資虛擬的東西其實不應投放感情, 因為閣下可能只是被當作一件工具吧.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就香港封城或全民強檢的理解

有人說不懂香港為甚麼不執行否封城或全民強檢, 其實封城後, 巿民還是在巿區流轉, 只是限制與國外的聯繫, 所以現在基本上已是半封城了.

若果有指封城是禁足(不準出家門口), 那麼更沒有可能, 因為要有醫療團隊, 行政策劃團隊, 還要安排全港被禁足的巿民三餐和日常用品, 所以沒有可能全港巿民也被禁足. 總會有些人是禁足以外的, 那麼怎樣安排他們當中染疫的風險?

而有人建議分批強檢, 只是當是懂做實驗的人也會知道, 明白即使今天驗了未能確診, 也不能包保明天也一樣不會確診,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每件事也會跟據”天時地利人和”而不同, 時間不同自然可以有不同的結果. 所以全民強檢只是浪費資源和沒完沒了, 建議全民分批強檢的人, 明顯是想在醫療系統踩多一腳.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