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遊戲沒有故事, 沒有劇情, 只有一個意念, 就是大猩猩逃走. 全程都沒有對白, 所以都不能截錄有趣的截圖. 如果不用修改器可能會玩很久, 但是用了修改器後就可以一直衝到終點, 只是在不扣血模式下, 反坦克導彈還是一中便死, 不能全程無腦直衝, 但是已算很無敵了, 否則正常玩法, 可能連第一章也不能輕易過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隻遊戲是生存遊戲, 即有限定時間和資源要走到遊戲的結局. 其實本人一直很害怕玩這類型的遊戲, 因為正常方式遊玩通常未過到一半就缺資源吧. 而這遊戲也不例外, 水源嚴重缺乏, 十幾日後就再也找不到水源, 個人推測沒有看攻略和唔用修改器是維持不到最後一日. (遊戲的限時為50日)
但是即使用修改器, 不扣血不餓不渴, 也不代表能完成遊戲. 本人玩到後期只餘下五日, 才進到最後期故事, 警局那關強制三日, 之後到監獄就只餘下兩日是沒有可能完成任務, 因為任務就是要等一日有多, 而觸發等一日又要做一日清潔任務. 所以本人的進度在參考了攻略後, 估計應該還欠4-5小時, 所以個人來講是計得太盡, 所以最後也不能完成遊戲吧.
而坦白講, 應該無乜情況下會再嘗試打爆機, 凡事太盡, 緣份定必早盡. 明明遊戲故事中, 女主的媽媽靠意志產生了”喪屍”抗體, 為何還是限制50日時間? 就像現在通街也是”喪屍”的心態, 帶有抗體的人卻在其他人眼中變成了怪物, 那50日時間限制也只不過是”喪屍”的角度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明明就係一直以心待心, 把心底裡的想法講出來, 但是往往接受訊息的人總是若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就是”只懂以為非黑即白的想法”. 兜兜轉轉實情可能那個觀點從來都無變, 變的就只是那些接受訊息的人的想法吧. 所以如果有一種共同語言, 是何其重要的事情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遊戲難度相當高 (為何武術類的遊戲都這麼難), 基本上除了第一關教學模式, 正常人都相信過不了關. 例子人物只有40點血, 但是敵人攻擊一下可以扣10點血, 即是若十個每合內不能被敵人打到超過4次. 當然這近乎(絕對)沒有可能, 那麼只好靠修改器幫手吧.
其實這遊戲的遊戲框架是很好, 動作加圖像化的角色, 感覺都很現代. 只是原來這遊戲只有一個教學關卡, 加五大關. 如果不把遊戲調到這麼難, 就像我這樣幾小時便完成遊戲了. 而且這遊戲是肉鴿遊戲, 即是沒有任何練級的可能, 即使之前怎樣好好經營, 死了後一切打回原形. 當然它還有級數解鎖卡牌的設計, 但是解鎖卡牌要在健身室才能換到, 而健身室每關只有兩個, 仲要選擇路程才能到逹, 仲要每次只能換一張, 仲要俾錢才有得換, 真的不懂甚麼人設計這升級系統.
我看到成就數據中逹到完成遊戲只有5%, 而這5%的人當中, 包括像我這種用修改器的人, 很好奇現在設計的遊戲到底有沒有想過讓人通關, 這點本人一直都覺得很奇怪, 外界對遊戲的定位, 到底在那一個位置?
Hong Kong, Hong Kong |
當年玩這遊戲是因為玩了第一代, 當年沒有任何用任何修改器可以完成遊戲. 而這隻就卡在第二關過不到, 所以放棄了. 現在有修改器, 可以就可以盡情體會這遊戲.
其實本人很印賞這遊戲畫面的細緻, 和遊戲的暢快度, 就只是自動描準就是有點失靈, 可以自動描準後又本能用手推推方向, 要射幾次才中目標. 其實玩的時侯已明白這一集的遊戲比第一集難度高很多, 如果夠實力去玩, 不知道要怎樣通關了.
其實修改器的存在, 遊戲開發商可能一早預料到, 有一個奇怪的位置, 就是有個通道可以讓玩家跳下去, 但是正常的情況下, 跳下去會立刻死. 但是用修改器後, 跳下去不但沒有死, 甚至可以看到洞穴的底部有甚麼. 就是一個氣球和一隻紙船, 但是那裡甚麼方法也沒法離開, 只能由儲存點再重新玩過. 這都算外國人的幽默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這遊戲是本人的補完計劃中唯一一隻用了修改器在上帝模式下都不能過關的遊戲. 本人因為明白”錯的原因, 自然會有錯的結果”, 所以本人不等到這遊戲打爆機才記錄下來. 其實本人因此已明白當玩遊戲已失去樂趣, 所以未來相信都不會有電腦遊戲補完計劃15或以上的遊戲體驗記錄了. 其實玩遊戲都只不過想感受遊戲的樂趣, 當樂趣變成虐待, 還有甚麼理由堅持下去?
[2024-10-06 12:18]
最後再試修改器, 原來上帝模式有BUG, 所以才會一殺即死. 於是關閉上帝模式玩下去. 而這遊戲有52話, 就像一般日本卡通的週期. 而本遊戲其實最多餘是那些AI隊友, 不但止沒有協助火力, 而且攻擊是亂咁射, 仲要用身體阻住炮彈發射. 只懂一直跟著後面都不知道有甚麼用.
而有人建議本人嘗試不用修改器, 本人回應大家遊戲追求的感受都不同. 當可以無限炮彈虐殺外星怪物, 又是另一樣的樂趣, 至少這樂趣可以讓本人一直玩下去吧. 而電腦遊戲補完計劃因有要求繼續下去, 本人還是會繼續下去, 只要不是為了計劃而做計劃, 而是為了樂趣而做計劃吧.
Hong Kong, Hong Kong |
明明會議議程已寫齊所有資料, 還要參與會議的對象口頭介紹自己, 實情有幾多個人會用心去聽那些”自我介紹”? 可能這個”自我介紹”已曾經聽過幾次了.
Hong Kong,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