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家人?

在本人的角度, 只有家中一同居住的四個人(包括自己)才算是家人. 媽媽努力維持頭家, 轉頭又搶了她的功勞. 明明有人一毫子都沒有給過家用, 就扮晒一家之主, 本人話晒有血緣關係不想說破, 但是看到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過, 再縱容只會傷害了我很喜歡的家人吧.


Hong Kong, Hong Kong

大人的承諾未能兌現

其實有人以為只要把個紅蘿白放喺隻馬前面, 隻馬就會一直向前走. 但是明知計算過能吃到紅蘿白的距離從來無縮短過, 再智力低等的馬都不會再傻傻的向前走. 所以其他人也不要再相信那些大人道理了. 連租辦公室半日做大龍鳯都無錢, 就無謂再叫人做IQ題了. (這不是評論, 而是被人脫光衣服後也未能有所寸進, 這是活生生用血汗換來的經驗吧)

圖片來源: 老夫子 Old Master Q 社團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44 – Bound By Flame

這隻遊戲被遺忘了, 當年在某個首腦卡關, 昨晚無聊重新檢視遊戲庫, 看到這個未完成的遊戲, 而修改器又支援這遊戲, 就嘗試把它完成. 最後都算完成了遊戲, 不過早已忘記了怎樣操控, 打得有點辛苦, 原本以為是最後首腦, 實際又不是最後首腦. 最後結果選擇一把火燒毀了世界, 還是創造一個自己決定的世界, 本人選了自己決定的世界, 它說這樣會好慢, 那麼就像蝸牛理論吧. 但是一把火燒毁世界, 何嘗又不是”火燒連環船”的道理?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43 – 阿加莎·克里斯蒂-赫爾克里·波洛:倫敦案件 (Agatha Christie – Hercule Poirot: The London Case)

這隻遊戲玩過第一集, 這第二集要查的謎題比第一集少, 而難度也比第一集低. 不過可惜某情節是用某隻狗的英文名字做夾萬密碼, 但是翻譯連英文名字也譯做中文. 不過就算是英文, 只是幾十句對白的其中一句出現過, 錯過了就只能看攻略了, 這樣白白浪費了玩家探求答案的動力. 不過總體也算是一個完整故事. 操控已沒有需要其他一般遊戲的跑腿任務, 只是第一集很豐富的線索系統, 在第二集完全弱化, 事件配對都好似毫無關係, 就像把不太相關的事情扣在一起, 但是又沒有找到答案的感覺.

總括來講, 這遊戲可以當作一套戲劇來體會, 不過遊戲真的低年齡化的遊戲, 相信7歲小朋友也能輕易過關. (除了夾萬密碼那關卡), 不過如果想查案, 這是一個引導性的查案方式, 簡單來講就像牽著鼻哥走. 而序章的沒有結果就結束, 就是為了結局的一個首尾呼應, 所以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 卻在序章完結時摸不著頭腦吧.


Hong Kong, Hong Kong

電腦遊戲補完計劃42 – FINAL FANTASY TYPE-0 HD

這隻遊戲因為難度設計不平衡, 就像可以同時操控十個角色, 但是每個角色只有一種專長, 玩到遊戲中期就會有些關卡很難過, 最被以為走主線太快沒有練級而造成. 但是本人嘗試用上帝模式, 結論跟本遊戲設計是不合常理, 如打某個首腦, 它一招便扣9999HP, 而本人一招扣它10HP, 這樣的不平衡, 在正常模式都不知道怎樣過, 本來也打算上帝模式慢慢磨, 怎麼那個首腦直接一招連肉身都消失埋, 畫面就卡著不動, 所以也放棄遊個遊戲的念頭. 我只是好奇的問, 其他人玩的時侯又是否一樣這麼困難?


Hong Kong, Hong Kong

何為有回報的媒體?

其實有人認為現實主意者, 是不會接納任何藝術創作. 但是當創作用在現實中, 又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有些媒體只會挖錢, 看到大結局也一點得著也沒有. 有的卻像教科書, 教人時事局勢, 人生道理. 你看看”膽大黨”那個有”媽媽力量”的”天選之人”去了哪裡? 而那個現實中的”天選之人”又去了哪裡? 是不是也是同步發展?

圖片來源: https://hypebeast.com/

Hong Kong, Hong Kong

年青時的羈絆

其實本人在長大中, 不同階段都遇著很多朋友. 而後來階段過了, 朋友都慢慢疏遠. 現在長大了才發覺, 有些關係是外界刻意安排, 來破壞真實的羈絆.

當年像”大口仔”是一個最好的朋友, 不過後來本人看見他和其他朋友越來越親近, 慢慢感到這個朋友要遠離本人了. 而本人也開始, 不敢再要求他做一個本人的拍檔了. 而在某次學習分組要找一個合作同學, 本人已放棄要求和他一起組隊, 忽然他主動和本人組隊, 開始懷疑本人是置身在一個離間的騙局當中. 特別當長大後, 身邊有過無數個刻意安排的路人, 偏偏這個在長大後回想也只是一個沒有刻意安排的有緣人. 這樣本人便更珍借這個關係吧.


Hong Kong,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