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文化”和”匯率”是有雙生雙勊的關係. 當年香港80-90年代給小朋友看的卡通, 當中的卡通人物角色的香港譯名已影響數十年後的”文代”發展.
而現在的”打大佬”文化下, 再沒有年青人相信”望遠鏡”的運作了, 而他們永遠不明白為甚麼20年後的生活是20年前的一個小舉動, 而對20後會作出重大改變. 怎樣講也不相信, 唯有把新一代的年青人當作被放棄的一類人吧.
現在”文化”發展只餘下”匯率”, 中國內地人和香港人看同一幅畫也會有不同的理解, 更何況美國佬看同一幅畫所產生的理解也怎會相同? 其實有時問題就在同一幅畫中, 同一個人物有不同的譯名吧.

Hong Kong,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