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義真的是”崇尚自由”嗎?

一直美國比喻為”崇尚自由”的國家, 而FACEBOOK就認為是美國的公司, 當中FACEBOOK有沒有把”自由”去對待使用者? 本人只是留幾個留言, 和觀看其他人的留言, 卻得到封鎖, 當中留言的內容沒有任何違反規則的內容, 這便是人們常識中的”美國主義”? 看來FACEBOOK是美國公司可能也只是”意識型態”, 實際可能是其他人在管理FACEBOOK吧.

[202-12-23 00:38]

當辯論比賽不夠別人的論點強, 就直接"不派牌"給對手。所以本人考量過還是放棄FACEBOOK,因為那裏不再是自由地尋求真相的地方了。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日學生問「點解無人想做公務員?」 高官咁回答遭網民怒斥

source: 巴士的報

香港公務員唔會OT, 就算OT也有津貼, 而且每個項目的預定的時間會以”年”的單位來安排, 即使可能在私人機構數天會能完成的工作, 他們也要拖到”黃道吉日”才開張.

如果當今屆政府真的是以目標為本, 那麼不如提供花紅給提早完成項目的公務員, 而相關公務員也需要監察外判商不浪費時間做工程.

如果有去重建區, 周圍的工程也沒有人開工但又鑽到地面爛晒, 這些工程的報價是用”人日”來計算, 當中有多少公帑被浪費?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

「無證」網店湧現賣貨 稅局被批監管過於寬鬆

Source: 巴士的報

賣二手嘢又點? 根本很難界定公司定私人, 就算係整咗個網站, 都可以係用作私人身份代”朋友”買貨, 其實逼人申請公司BR申請.com最初也有實行, 但是後來.com反而最容易申請, 俾年費約10美金在網上就申請到, 不用任何文件.

若果想加強監管, 本人建議香港發展.hk品牌, 給人印像.hk受香港法律保障, 並且至少讓人可以查看網站是誰人或那間公司申請, 現在卻因私隱限制了查看domain申請資料. 其實現在樓宇物業也一樣可以查看業主名字, 真的不明白誰推出這私隱限制, 阻礙domain的權威化和專業化, 希望有關方面再檢討一下.


來源位置沒有記錄